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

光隨影集第十六集 ─ 青衣無心〝打鳥〞

光隨影集第十六集 ─ 青衣無心〝打鳥〞

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沒有去青衣散步了,而且天氣已經轉涼了,於是決定去青衣行一趟,看看青衣公園的落羽松轉色了沒有。青衣公園的落羽松在冬天轉黃色﹐再加上傍邊的人工湖上的倒影在香港也算是一道獨特的景色,相當受拍友們的歡迎,每年都吸引不少拍友前來。

由自家來回青衣公園需時不多,為了有足夠的運動量,步過青衣北橋後,轉入青衣海濱長廊,順穿青衣東北公園,入担杆山路,上芳田美徑,至寮肚路,過長享,經寮肚村,越青衣西路公園﹐出青衣邨,才到目的地青衣公園,之後再步過青衣北橋返回自家。全程約十公里,大慨用了三個多小時。

青衣海濱長廊,其本上和荃灣海岸是一海的兩岸,海鳥都在兩岸飛來飛去,見到鳥的種類都是相同的,但數量明顯比對岸少,不知道是甚麼道理。一路走來,都沒有甚麼好拍的,長泰苑與青衣東北公園交界處也沒有拍友聚集來拍白胸翡翠,直到青衣公園的人工湖,驟見湖畔已經佈下强大火力網,一眾拍友站著待命,雖然人工湖上,一隻鳥兒也沒有,估計目標是翠鳥。

這時發覺在另一邊湖畔的樹底下有一隻全黑色的鳥兒,轉瞬閃入了樹叢之中。早幾天,在城門谷公園,也有類似的鳥兒出現,可惜是沒有拍到。訊步繞過拍友們,走到湖的另一邊,黑鳥剛從樹叢中走出來,連忙給它拍了幾張。後來發覺鳥兒是一對的。回家上網查找後知道,這黑鳥叫烏鶇。曾經在歐洲拍過,在香港則是第一次。

下面兩段是找自維基百科有關烏的資料

烏鶇(學名:Turdus merula),俗名反舌、黑鳥、中國黑鶇、百舌、烏吸,是鶇屬的一種鳥類。其下有多個亞種,分布與歐、亞、非和北美洲,是瑞典的國鳥。後來又被引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,並成為了澳大利亞當地的入侵物種。烏鶇是一種留鳥,但有些地方的亞種也會進行遷徙。

烏鶇普通亞種(T. m. mandarinus):是中國的特有物種。分布於台灣以及中國除東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等地。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南部。其某些族群會遷往香港及寮國、越南等地過冬。雄性為黑色,雌性與雄性較為相似,但稍顯褐色,身體後部的羽毛顏色較淡,這是一個大型的亞種。





在拍攝黑鳥的過程中,翠鳥竟然闖入我的拍攝範圍,自然順手給它拍了幾張。只可憐在人工湖另一邊守候它的拍友們還在乾等。




隨手拍下的還有下面這些:













至於本來要看的落羽松,還沒有轉色,依然是碧綠可人。


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

光隨影集第十五集 ─ 城門引水道

光隨影集第十五集 ─ 城門引水道

蜿蜒在大帽山南麓的城門引水道傍的車路是一條很好的散步路、緩跑徑和單車徑。它西起荃錦公路,東至城門水塘菠蘿壩下,長約八公里,全程需時約兩小時。它的東西兩端都有公共交通可達,而且平坦寛闊,沿途可眺望荃灣、葵涌和青衣一帶海光山色和市區景色,適合闔家老少一同遊樂。

於我目前狀況而言,全走城門引水道實在過於容易,幸好很容易為行程添加一些難度,只需要加上一、兩段上落山的路段便可。其實很多荃灣人都來這裡做晨運,大都不是由東端走向西端或由西端走向東端,而是從中道某點進入,走一段,又由中道某點退出。這是因為有很多不同的山徑、小路將荃灣不同地區連接到這路上來。

今天走的路線是由芙蓉山竹林禪院上山,經觀音巖上到引水道,沿路向東走,在落海壩新村的台階小徑退出,再經海壩新村到城門谷公園。

沿途有兩大片黃菊,都是野生的,隨風搖曳,姿彩出眾,吸睛奪目,更勝在公園花壇上的。一片在竹林禪院山徑進入引水道後不久右邊的山坡上,另一片則在下海壩新村的途中。後一片比較靠近,容易拍攝,下面的都是在那裡拍的。





除了菊花,沿途還順手拍了下面的。

鐵樹的花


芒草

馬纓丹

楊桃

白頸紅臀鵯

沼蛙

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

光隨影集第十四集 ─ 大帽山的芒草

光隨影集第十四集 ─ 大帽山的芒草

不知怎麼的,香港人突然喜歡上芒草,要老遠的跑上大東山去看、去拍。為了拍攝,更不措點火去制做煙的効果。芒草是香港山上常見的植物,到處都是。前幾天到馬鞍山時,馬頭上的芒草也長得不錯,迎風招展,蔚然可觀。今天登上大帽山,山上的芒草也長得很好,而且相當茂密,一片一片的金黃舖在山坡上,夾在碧綠的林木中間,也成了一道不錯的風景。






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光隨影集第十三集 ─ 荃灣海傍

光隨影集第十三集 ─ 荃灣海傍

早餐後去散步,在退休後已成為習慣。有時間的話,去遠一點的地方,例如雷公田、錦田等,時間不多的話,就在荃灣附近,例如城門谷公園、青衣公園等。今天因為時間不多,只沿著荃灣海傍走到近水灣便折回來了。

荃灣海傍是經常走的,可以說走了幾十年了。工作時,每天都由自家出發走路上班,也是沿海傍走,直到荃灣碼頭才轉入內街。當年荃灣海傍滿是由工廠排出來的污水,海面熱氣騰騰,五顔六色,氣味剌鼻,一點生命的跡象都沒有。隨著工廠北移和式微﹐再加上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,目前這一帶的水質和環境都比當年改善多了。水質改善了,海洋生物也慢慢地多起來了。首先是海邊的岩石長出了青苔,跟著有些螺和蟹仔出現,開始有人來釣泥鯭,一些海鳥也來了,給人們釣上來的魚的品種也多了,所有的現象都顯示出,生命在這兒重現,而且愈來愈昌盛。

修了汀九橋,這海岸也成了拍攝落日的好地方,其實在此觀鳥也不錯,當然沒有甚麼珍稀的鳥類,但種類也不少。比如說鷺了,我觀察過的就有小白鷺、夜鷺、蒼鷺,岩鷺、池鷺和中白鷺等,也遇上過漂亮的普通翠鳥和白胸翡翠,至於麻雀,了哥、花了哥和珠頸斑鳩等更不時在身邊飛來飛去。以下便是今天隨手拍到的鳥兒。

磯鷸

躲在樹上的白胸翡翠

八哥

小白鷺

岩鷺

中白鷺

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

光隨影集第十二集 ─ 富安到耀安

光隨影集第十二集 ─ 富安到耀安

富安花園和耀安邨是43X巴士的兩個站,車程包括拐來拐去也不過是十多分鐘。今日有兩個荃灣人由富安行去耀安郤用了五個多小時,當然不是走巴士走的路。

行程是由富安花園起步,經梅子林,上芧坪,轉入老麥四段,到昴坪,直攻大金鐘頂,重回老麥四段,折上馬頭,橫走至馬尾,落吊手岩,慢步良友路,抵耀安。全長約十三公里,初時估計要用四個小時左右,結果過了四個小時人還在山上。幸好出發時小備乾糧,不然抵著餓更不好走。雖然走了五個多小時,真是有點攰,但是在山上遠眺西貢海,吐露港,沙田海,再加上可愛的藍天,十分值得。景色雖是很美,但是機劣技遜,拍出來的効果不佳。果真是,景是看的,不是拍的。

除了美景之外,山上的大頭茶和芧草都有可觀之處。